新型工业网络发展论坛暨2025工业互联网网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5-09-28 15:30 来源: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2025年9月25日,新型工业网络发展论坛暨2025工业互联网网络创新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加速新型工业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题,汇聚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行业权威专家、龙头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聚焦新型工业网络发展新趋势,分享前沿技术成果,发布重磅产业成果,共商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业务资源处处长赵阳在致辞中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已在国民经济全部41个工业大类及185个中类广泛应用,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针对新型工业网络建设,他提出 “点、线、面”协同推进策略:在“点” 上强化5G-A 单对线以太网、工业算网等关键技术攻关;在“线”上以IT、CT、OT、DT“4T”融合为主线,推动跨域贯通;在“面”上构建创新生态,通过链网协同行动体系化推动行业应用,打造泛在互联、确定承载、控网算集成、开放智能、安全可控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为论坛致辞。敖立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在顶层架构设计、标准体系建设、产业创新推动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成果。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敖立表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深耕技术创新,推动5G-A、单对线以太网等新技术与AI深度融合;二是聚焦应用深化,在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推动新型工业网络从单点试点向一体化集成升级;三是推动产业协同,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名录打通供需壁垒,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生态提供中国方案。
三项重磅产业成果发布
夯实发展基础
论坛现场集中发布三项重磅产业成果,为新型工业网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产业链供给层面,《新型工业网络产业链名录(2025)》正式发布。该名录由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产业各方编制,收录超过百款关键产品,涵盖工业网联、工业算力、新型工控、控网算集成四大类。后续新型工业网络产业链名录将根据技术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和评测结果,定期更新,持续为工业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可靠的产品清单,共筑新型工业网络产业生态。
在产品评测领域,发布了“新型工业网络产业链名录”系列评测结果,包括信息模型伙伴计划产品、TSN产业链名录计划产品、“新型工控启航行动”产品、“5G+工业互联网”铸链计划产品四大类,通过权威评测筛选优质产品,为产业应用提供质量保障。
在技术创新平台方面,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施耐德公司共同发布新型工业控制测试床。该测试床基于统一通用硬件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跨厂家、跨编程标准的协同控制,打破传统工业控制的封闭性,推动工业控制向开放化、协同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政产学研领域专家齐聚
共绘新型工业网络蓝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崔笑解读《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 年)》,提出网络、技术、应用、生态、服务的“五个升级”路径,启动“北京市工业5G产品及网络解决方案征集”活动。
本次论坛还邀请到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麟琨、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中国电信集团工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海、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宝义、米塔盒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峰、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产业数智化产品部副总经理马兵等嘉宾,围绕着“新型工业网络行业落地实施”核心议题,从工业5G技术、SPE(单对线以太网)、TSN、人工智能及新型工业网络应用等多元角度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实践经验与前沿思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汤立波对论坛发布的《新型工业网络产业链名录(2025)》进行专业解读。
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探索新型工业网络方面取得的阶段成果,明确了新型工业网络的发展路径与重点方向。随着《新型工业网络产业链名录(2025)》、新型工业控制测试床等成果的落地,以及5G-A、TSN、云化PLC等技术在多行业的实践,我国新型工业网络产业生态将持续完善。未来,政产学研用各方将进一步协同创新,推动新型工业网络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底座,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论坛在全面交流与成果共识中圆满落幕。